2014年6月19日星期四

視師如佛

視師如佛
仍是討論學佛弟子與老師相處時應有的意樂和態度。

這裡說到弟子應該視老師如佛。我在想為什麼會這樣說。事實上,即使老師是大善知識,他也未必一定會臻於佛境,若然如此,為何每個弟子都應視自己的老師如佛?這有什麼好處?

我以為這樣的說法當中會有一定的道理,這會否是一種要求佛弟子自我修心的練習?

若然我們只從欣賞服從的心態去對待老師,則我們看到的都會盡是老師的好處,而因為我們的眼光只從欣賞感恩的角度去看,我們的心便會愈來愈變得善良。長期訓練下,人可能更會懂得觀功念恩。這種善良心靈的串習,必然會純化我們的心,從此心中便沒有戾氣,我們看一切事物時都會從多欣賞、少埋怨的角度入手。這樣的心境自然平靜,對我們應該是一件好事。

另一個好處是可以不斷減少我慢,將自己的驕傲心、好勝心放低。起碼我們不會倚靠自己的「聰明」去批評別人,反而會學習懂得服從,少了自我,這可能可以減少無明,不再去不斷為自己爭取一些無聊、無謂的東西,人就自然會清淨一點、心也會舒坦很多。這對自己其實亦會是一件好事。

總是覺得,當談到與老師相處時,我們首要學習和實踐的,便是要將自己完全放低。這不容易做到,而且我們應該會時常不斷重複犯錯。但我以為這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起步功課。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將這重要的道理錯誤理解?


27-4-201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