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9日星期四

重複的問題

重複的問題

近來上廣論班,自己重複地提出一個問題 --- 為什在「道前基礎」這部份,會將人的處境不斷地描繪成處於完全黑暗長夜之中?在這個情況下,人一切的起心動念都是錯誤,人是活在火燒困境中而毫不自知。簡單說,人面對的是一種大病,而唯有透過善知識的開導,人才可以得到「救贖」、獲得痊癒。

我提出的看法是:我在自己的成長經歷和人生經驗中,人其實亦有其光明面、天使心。縱然人都有黑暗面和貪瞋痴,為何廣論只強調一個面向的描述與討論、而完全漠視其他部份?

我相信標準的答案可能是人在遇到佛法之前,其實都是生活在無明與輪迴罪業之中而毫不自知。因此,縱然我們以為自己生活得不錯、日常行為還正派可以的話,這其實都未必是一件完全真實的事。我們所感覺到的,其實只是世間的一些標準。簡單地說,人的所謂光明面、自我感覺良好其實都只是由「無明」而來,人始終未能真正「離苦」、人始終毫不自由。在這個課題上,我不清楚這會否是廣論遲些所給我的答案。

但再想深一層,為什麼自己會重複提出這個問題?也許我也有自己的原因,而這原因也不是純知識性的探討渴求。

我的想法是,若然學習者徹底認同這種態度,人就會不期然地否定自己現時的一切,因為這些都是從無明大病而來。人希望從此會有新生。而另一方面,初學者也可能會不期然地、非刻意地用這種眼光去看身邊的人,認為其他人都是生活在無明黑暗之中,有意無意地否定他人的想法、做法、甚至一切。雖說現時的學習都應該只是「照己不照人」,但人總會很自然、而不自知地在心裏批判他人。這可以帶來一個很壞的後果。

我的這種重複提問,不知道是否正是不斷感受到這種看法背後所帶來的種種後果。心裏很不舒服之餘亦深深不忿,所以才鍥而不捨的追問下去?自己的重複問題背後,是否還有很多未有處理好的情緒、而只是透過訴諸理性的發問而間接顯示出來?


8-5-201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