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十德
道前基礎中談及好老師的十項條件,依次為:戒、定、慧、教富饒、達實性、德增、善巧說、悲憫心、精勤、遠離厭患。
戒定慧的能力是作為好老師的最基本條件。教富饒是指老師對世尊的教法不只要多看、多學,還要多聞,從而非常通達,非常廣博,這樣才可以幫助學佛者調伏自我。
達實性是戒定慧中的慧,但當中有所超越,是一種殊勝慧學。這是指老師不單在文字上認識,還能夠在實際上穩妥修行,這樣才可以做到通達無我。
德增不是指老師的腦筋好、懂得多,而是指他如法行持、跟法相應的德行比弟子好。善巧說是懂得用適當的方法傳法。悲憫心是對眾生常生起慈悲心;精勤是奮進努力;而遠離厭患是指能夠持之以恆地傳法,沒有厭離弟子與厭倦教導之心。
跟著談到的是現世不容易找到這樣的十德老師,折衷的辦法是稍具不足的老師亦可跟隨。日常法師認為十德之中最重要的是三學、達實性和悲憫心。
另外,日常法師亦談及他的老師教導如何找好老師,他認為老師可分三種:最好是十德俱備,而具備五個主要條件的已可以是中等,但最少亦應具三個條件,包括:以佛法而不是以世間法為中心,所追求的是後世而不是現世,和德增。
這些種種都說明做好老師實在不容易,但對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說,這些條件的說明亦可以是指出了一些我們應當努力的方向。另一個問題只是我們又是否有足夠的智慧與能力去判斷老師是否真的具備這些條件了。
1-4-201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